设为首页 | 成都一卡通
人脸身份识别应用方案
“防盗门”被撬案---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3-08-30 来源:网络整理


    一起“防盗门”被撬案,引发消费者对“防盗门”的投诉。质疑厂家推诿说辞,记者调查发现,原来市场上多数所谓“防盗门”,只是和消费者玩了一场智力游戏——概念误导。

先甭管“防盗”究竟“有门”还是“没门”,咱消费者花钱买“防盗”,还真得经过“五花八门”,才能入得“真门”。

 

 

莫怨此门不防盗  只怪自己不识门

 

 

发明门的老祖宗可能压根不会想到,本意用于遮风避寒、遮个隐私什么的门,发展至今已不止这些简单的功能。更不会想到,随着人们“防盗”意识的增强,还会出现防盗的“专门”产业——赚人们防盗觉悟的钱。赚就赚呗,只要满足了需求。可是,万一满足不了这个需求咋办?西南交通大学的高老师这个需求没得到满足,就想找个“门路”来说个理。

 

 

 

高老师家的“防盗门”被撬开之后

 

 

如今的盗贼的确很有“办法”,在花很大功夫撬开七楼高老师家“防盗门”之前,还必须通过高老师所在大学的两道有保安值守的大门。

 

3月9日下午5点过,下课回家的高老师拿出钥匙正准备开门,发现“糟了”——“防盗门”已经被撬开了。接下来是报案、清点被盗财物、联系“防盗门”厂家前来维修。因为,“不能夜不闭户嘛”,而且让高老师心急的是自己第二天还要出差。

 

如果“防盗门”厂家在接到高老师电话后,顺利前来排忧解难,即便是被盗了,高老师的需求也会得到满足,更何况高老师还情愿出加班费、维修费、“打的”费等。然而,厂家的答复却让本就难过的高老师“毛了”:“厂里的人都下班了,库房开不了门,没材料,有事明天再说,晚上自己先找个人守门。”——高老师说:接电话的人还埋怨我怎么不早打电话,好象我能安排小偷作案时间似的。我只好表示要找新闻媒体,对方这才给我一个电话号码,害得我接下来搞起电话旅游,找完这个让找那个。直到我再次表示要找媒体投诉,对方才在晚上8点左右来个自称姓邵的工人。

 

而接下来的事情让高老师更加气愤:“姓邵的师傅来了之后,搞了半天还是没有把门修好,但得知电视台的已经来过之后,就在我这里给厂里打电话,让注意收看,还与我商量能否阻止这事的播出。他表示,给我换个门,让我第二天十点在家等着。当晚,被撬坏的门也没能修好关上,只好用铁丝暂且拴住,让我们担惊受怕了一晚上,特别是九岁的小孩更是内心极度恐惧,其精神和心理遭受严重打击。可按约定时间,第二天厂家却没人上门,我就再给厂家电话,却被告之,他们老板说:既然曝光了,厂家就不再管了。”

 

“2002年,厂家的师傅来给我换锁的时候还告诉我,只要把天地锁锁上,厂家会赔偿因门被破坏而导致的被盗损失,楼下同样换锁的老师可以证明。”

 

被高老师投诉的“防盗门”为成都保险柜厂生产的“三色”牌。

 

 

质疑厂家说辞  “门”内原有“猫腻”

 

 

对高老师家“防盗门”被撬,该厂厂办一位张姓的女士这样陈述“不再管”的理由:“一,按发票显示从购买之日计算一年内,厂家负责保修、保险;二,现金、首饰等财物不能赔付;三,按公安部规定,15分钟内撬开的才是不合格产品;高老师家的门被撬开已经超过了15分钟;四,厂方当晚就处理了高老师家的门,可以关上了。”

 

关于原本要给高老师换门一说,去过高老师家的邵(音)姓男士立即否定:“我是一个普通工作人员,不可能承诺,也无权处理。”

 

他在表示“当晚尽了还不错大努力但没能使门关上”后“仅代表个人观点”的理由则是:“没有任何人能保证不被撬开、不被破坏。高老师家被撬开的门有十几处撬痕,估计撬开需要几十分钟,按质监局15分钟内被破坏的标准,我们的门是合格的。另外,高老师家的门是2001年的,4年了,不是防盗门,是一般的钢制门,国家对此还没有强制性规定。基于这两点,厂里决定不赔偿。”

 

随即,记者收到了张姓女士传真发来证明该产品合格的“检验报告”。记者注意到,检验报告显示的产品名称为“钢制报警门”,“检验类别”显示的是“委托”,检验日期显示的是2002年9月26日,检验结论是“该批产品经抽样检验合格”。从年限认定,被高老师一直称做“防盗门”的门,按厂家叫法应为“钢制报警门”,并且显然不在这个“该批产品”之列。

 

虽然高老师证明该门上面明确标示的是“三色防盗门”,可为什么被高老师甚至记者自己都一直称做“防盗门”的门却有另外一个名字,而且成为企业“不管”的一个理由呢?是厂家或者邵先生个人的推诿之辞?记者困惑了,于是拨通了该厂的销售科。接听的女士以为记者买门,很热情:“原来都叫防盗门,现在国家规定了,就不叫了,我们没做防盗门,做的都是钢制门。”

 

记者还不心甘,再次拨通了该厂厂办的电话,还是张女士接的:“原来都叫防盗门,但不能达到防盗门的技术要求,我们就不叫防盗门,而叫钢制报警门了。现在都这样叫。”

 

果真都不叫防盗门而该称钢制门了吗?是一个企业还是整个行业呢?记者决定市场看看。

 

 

“五花八门”谁“防盗”

 

 

果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走过成都市一环路东三段的一些“门店”,记者大长见识,什么防护门、防撬门、报警门、钢制门、钢质门甚至装甲门等等,真可谓“五花八门”。但不管产品标志怎么称呼的门,在店主们热情推销的口中,都大一统地被称做 “防盗门”,顾客们也不明就里地跟着这么称呼。

 

声称自己不做防盗门的“三色”,在55号“门店”前,赫然立着一块“三色防盗门”的广告木牌,店主正热情地推销着。

 

记者问一位正在接受店主介绍的顾客:“你知道什么是防盗门吗?”

 

顾客一指店堂内陈列的各品牌的钢制门说:“这些都是嘛。”

 

记者又问店主:“这门上标志着钢制门,和叫防盗门有什么区别吗?”

 

回答是:“都是防盗门。”

 

但在接下来的交流中,店主和顾客似乎都感觉出叫法有问题。这个说“象那个叫装甲门的,好厉害嘛,炮弹都打不穿,肯定结实、防盗。”那个说“防盗,可能不妥哦,防盗责任好大啊。”

 

店主显然不懂国家相关规定,而顾客却认为存在误导,只是说不清就里,那就问问专家。 #p#分页标题#e#

 

四川省质检所一位主任告诉记者:“按《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防盗安全门是正规统一的叫法。凡涉及到防盗称谓的门,都必须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而且,防盗性能也还有A、B、C三个级别,市场上常见的都是A级,在三个级别中属于防盗性能较差的,一般民用都可以选择,B、C二级防盗性能更高。目前一些企业根据自己企业标准标称的钢制门等大都是普通门,许多未必具备防盗功能。”

 

该主任认为:“有必要提醒消费者注意识别自己选择的门,方法是看产品标志中有无防盗字样,以免被叫法误导。”

 

 

“防盗门”保险,究竟可以获赔什么?

 

 

“防盗门”被撬的高老师看来很难获得厂家的赔偿,因为他获赔的条件不是已经“超时”,就是不在其列,更何况他给厂家“曝了光”。高老师的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姑且不论,其他已经或者正在乃至将来的消费者,如果遇到高老师的问题又该怎样呢?

 

记者调查时注意到一些“防盗门”有关保险的“说明”,如“三色”的“不赔”条款竟有5、6条之多:超过一年不赔,现金、首饰、证卷等不赔……有顾客因此问道:“这么多的不赔,那还能赔什么?”另一家“防盗门”的保险说明更有趣了:如果人在家中因为门被撬开或破坏而导致的伤害,厂家赔偿3000元。

 

采访中,记者没有获悉一列因被撬开“防盗门”而获得赔偿的。

 

尽管有的“防盗门”保险金额高达二十万元,但细读下来,还不知道怎么才能获赔。于是,又有消费者感慨:保险诱惑,实际上是厂家玩的另一个“智力游戏”。因为经过厂家那么多有关赔偿的条条框框洗礼之后,实在找不出那条是可以顺利获赔的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