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想写一篇有关天津城市一卡通的“歪说”,由于时间的关系现在写下来。前些日又看到晚报上有关城市一卡通并不畅通的专题文章,其实这样的现状早在情理之中,记得去年深冬时分城市一卡通公司的领导还上电台连续做了几期节目,通过现场电话互动解答疑问和百姓实际使用体验心得等等营销手段来提升市场影响力,当然做节目的目的是为了打开销路扩大市场保有量,但再好的营销策略也要到市场中去检验。
城市一卡通从我个人角度来看这个卡绝对是个好产品,为什么,听这名“城市一卡通”,那意思就是:持有这张卡后在城市的公用场合都可以畅通无阻了,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想去哪就去哪,想怎么去就怎么去,当然前提是您得给自个的城市卡充好值。而且城市卡又在附加功能中预留了许多可待升级的空间,现在的附加功能是可以用这张卡去交水费,以后还可以拥有消费购物功能。但是这么“好”的产品为什么从06年上市之初到07年在电台做节目又到今年前些日晚报的跟踪报道这么长的时间跨度中始终销量不见起色呢,让我们抛开这张卡的属性,以市场的眼光来客观分析。
虽然城市卡的属性是用来在公共交通领域结算使用的,现在已知的是在公交车、地铁、出租车(不记得有没有轻轨)这几个领域中使用,但城市卡还不错大的客户群是公交车的客户,因为我市每天乘公交车出行的人次远远大于乘地铁和出租车出行的人次,所以该产品能否打开销路扩大市场保有量还不错关键的市场就在公交人群的开发上,如果能从这群人身上打开销量的话无疑于现在发行数量的N倍。在笔者写前几篇有关揭露公交系列问题的实地调查中也对这篇文章做了准备。
1.没有优势。现在的公交车前门都有两个刷卡器,一个是公交集团发行的月票卡和通用卡(H卡)的刷卡器另一个是城市卡的刷卡器,从持卡乘车的刷卡比例看城市卡的刷卡比例不到所有持卡乘车的十分之一,这个比例就已经说明了在公交车领域中公交集团所保有的150余万张IC卡的强大优势,当然这些优势的产生源自从2000年1用1日发行至今累积的结果,但也正由于公交车中有月票车和非月票车之分才加剧了公交IC卡这种优势的连续扩大,只要是月票车在路面上存在一天那么总会有乘客为了选择低廉出行的方式来办理月票卡,而在非月票车上由于持通用卡和城市卡乘车的优惠程度都是5%,所以也就造成了相当大的一部分乘客不愿先退掉公交卡再办城市卡的麻烦事。可能说到这有朋友会说你怎么又说到票价上来了,你还会不会说点别的事?我要多解释一句,我从一开始就是将城市卡当作一种产品来说,只不过这个产品是用在公共交通领域结算使用的,虽然与敏感的公交票价有粘连,但是这个产品无法打开销路的瓶颈就是在公交票价上没有竞争优势的根本原因所致。
2.什么都行其实就是什么都不行。城市卡营销中所推崇的还有个卖点就是附加功能中预留了许多可待升级的空间,现在的附加功能是可以用这张卡去交水费,以后还可以拥有消费购物功能。我们先说交水费,现在交水费分三种形式(我知道的),一种是到营业厅去交,还有一种是去银行往指定折子上存钱还有一种是工作人员上门收取。能用的也就是到营业厅和上门收费的时候用了,那哪个市民家为了不过现钱而去办一张需要交押金而且还需要预存款然后每年还不经常用的卡呢?持有城市卡的家庭肯定是会有这么用的,但绝不会主要是为了交水费而办的。再说消费购物,城市卡就是再如何方便消费不还是要先存款再消费么,与现在城市人钱包里一打银行发行的具备透支功能的消费卡比优势在哪里?用城市卡消费需要预存款就这一条就没法比了,更何况银行发行的消费卡不仅可以透支还可以通过透支消费——还款的往复来提升个人信贷额度的功能。
3.不能指望从“高端”人群上提升销量。虽然现在在乘坐地铁的乘客中持城市卡乘车的乘客比例较多,但由于现在地铁只有单一的一条线路也就导致了乘客总体的增长量属缓慢持续增长,而特别为了乘出租车使用城市卡的乘客因为人数还不及专为乘地铁申办的人数,也不是提升销量的主力,当然还有些特殊人群经常用城市卡换乘在各种公共交通间的持有人因为人数太少在此忽略不计。所以城市卡单指望“高端”人群的话,销量还很难达到巨大的提升,也就很难达到一卡通公司所预期的业绩。
4.发行之初这个项目就存在缺陷。可能是一卡通公司的出资方被上海、北京所发行一卡通的火爆局面所吸引,看着项目计划书中对城市卡的美好描述,计划书中对这两个城市单就将近1800万的押金所创造出来的收益一项就打动了他们,但他们似乎忘了,1800万的押金不是哪个城市都能创造的,上海有上海的实际情况北京有北京的实际情况,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才能联想到该项目上马后也能创造出不高于(天津按一定比例减少)1800万押金的局面,上海地铁的里程之多线路之广不用我多说,乘地铁出行已经深深的“烙印”在上海居民的脑子里,天津居民没“烙”的那么深吧。而北京取消月票制但用城市卡降低票价代替原先月票的政策也是天津城市卡所没有的,更何况北京的城市卡能在地铁里联用,2元/次的票价也是天津没有的(不算天津地铁那种“套餐式”的资费)。脱离了实际情况的计划书无疑是一堆废纸,也正是这堆废纸却将一卡通公司拉近了这个深渊,不干吧已经不可能了,因为涉足的是公用事业,所以撑着吧又还得保证运营不能减少投入,如此的骑虎难下着实够不舒服的。我也希望城市卡能早日一统江湖,但是光靠上节目、记者写稿子还是远远不够的,毕竟远水不解近渴要想解决目前的困难还是需要公司的领导早日能从市政府那拿到政策,有了政策才能扭亏为赢,才能早日收回成本。
唉,教训啊…
编后语:将某个产品说的这个也行那样也行,其实就是什么都不行,不如找一、两个卖点抓住了突破,找好了这一、两个卖点比所隐含的许多卖点的作用还大效果还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