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成都一卡通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脸识别 >
人脸识别
ZigBee联盟主席Bob Heile:ZigBee提供大面积无限扩充组网助力物
发布时间:2013-08-11 来源:未知
物联网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阵地之一,涉及诸多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相对于现有的各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来说,ZigBee技术以其低功耗和成本的特征在物联网技术中占据一起之地。近日《中国电子报》对ZigBee联盟主席Bob Heile进行了专访,对ZigBee以及物联网的发展进行详解。

  记者:您能介绍一下较之于国外,对于国内针对物联网的政策方面您的一些看法吗?

  Bob Heile:我认为,中国在国家层面上对物联网重要性的认知要不错的于其他国家。

  记者:2011年6月,ZigBee联盟分别在北京和无锡设立了办事处,为什么会首先选择这两个城市?今后,ZigBee联盟会否以这种模式在国内发展?

  Bob Heile:ZigBee联盟在北京和无锡的办事处分别设在无锡国家传感网中心和北京中关村科技园 (Z-Park)。我们之所以首先选择这两座城市设立办事处,是因为我们两个很重要的合作伙伴在这两座城市。

  众所周知,北京是非常重要的城市,通过在北京设立办事处,我们希望与工信部、中国科学院还有很多我们的合作伙伴离的更近,同时,我们也希望和北京中关村科技园有更多互动。中关村科技园是中国还不错大的高科技园区之一,坐落于中国首都北京的中心地带。一般而言,许多国家级和有重大影响力的科技项目都落户在中关村科技园。

  选择无锡则是响应温总理的号召,去年,温总理在视察无锡的时候,将无锡定为中国的物联网(传感网)发展中心。目前,无锡正加快“感知中国”物联网产业示范区建设,无论产业还是资源方面都有优势,我们也希望通过合作,推广ZigBee技术在中国物联网领域的应用,因此,ZigBee联盟的办事处选择设在无锡。

  对ZigBee联盟而言,我们以合作为基础。只要有合作的机会存在,可以促进ZigBee联盟与中国的合作,共同致力于推动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我们就会以这种模式延伸。

  记者:在中国,物联网政策仍更多由政府主导,ZigBee联盟是否有与政府层面相关的合作?

  Bob Heile:是的,ZigBee联盟有与政府的合作。举个例子,作为较好的ZigBee联盟的主席,我同时还身兼 IEEE (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两个项目的联合主席,其中一个项目—— 802.15,我们就与中国科学院有共同发展标准的一个合作。Bob Heile先生所领导的IEEE 802.15委员会,它的任务是制定局域网的较好的标准。ZigBee联盟会持续的与对等的合作伙伴进行合作,贡献我们的资源,共同推动ZigBee技术在中国的应用。

  记者:ZigBee联盟在中国的合作形式是怎样的?

  Bob Heile:我们有两个层面上的合作。一方面,在学术上,其实很多国家单位已经成为了ZigBee联盟的会员,他们会以会员身份与ZigBee共同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与中国无线个域网(CWPAN)标准工作组有合作,共同解决一些针对国内的一些需求。另外,还有中国传感网标准工作组(WGSN),都在进行一些合作。

  记者:中国物联网发展现状与国外相比,存在着怎样的差距?物联网在中国从上到下是如火如荼的发展形势,这对于国外的企业和相关的组织机构意味着怎样的发展机会?

  Bob Heile:如我之前所提到的,中国,从国家层面上对于物联网重要性的认知在世界上是处于不错的地位的。因而,由于政府的推动,中国目前主要着眼于物联网的标准。

  除此之外,我也看到与国外发展的一些不同之处。比如,在国内,我看到物联网方面的研究、讨论和应用比较偏重于国家建设、大面积的城市管理、农业灌溉、安全监控等等。而在美国,物联网的应用更偏重于家庭自动化、奢华享受的现代生活等。双方的着眼点不太一样。

  关于第二个问题,物联网的范围很广,肯定是有很多产品销售的商机。

  记者:有人说,现在的物联网相当于当年互联网发展的初级阶段,请谈谈您的看法?您认为,现在物联网的发展与当年互联网的发展有没有相同之处?

  Bob Heile:如果与互联网的发展相比较,现在的物联网大概相当于80年代的互联网,我们面临的是怎样迈出较好的步的问题。目前,我们还没有很好的连接起来,更谈不上应用。虽然仍处于初级阶段,但是我们利用物联网能做的事情已经非常可观了。

  尽管在起步阶段,但我们能做到的事情已经非常可观了。

  记者:物联网强调应用为先,是应用在推动整个物联网的发展,您怎样看待物联网在应用层面上的问题?

  Bob Heile:与所有科技产业一样,还不错先开始都是有一个痛点,就是无法突破却又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是推动科技产业发展的源动力,以物联网来讲,正如您说的,应用是推动物联网发展很重要的因素。如能源,在很快时间里,在世界上某些国家可能因为能源的种种挑战和需求,必须做智能的物联网的应用,或者如健康医疗,因为全球老龄化的问题,很多国家必须在这上面做解决方案。与互联网一样,当发展到某一个程度,已经成熟的时候,事实上已经进入一个自然的成长的阶段。

  以中国为例,在世界上很多地方,能源是很大挑战,这些国家的应用偏向于解决能源问题,但对于中国来讲,一个跨城际的传感网络形成的智能交通网会更方便大家出行,这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是更急需的,比对能源挑战更大的。中国意识到物联网对于让城市变得更美好方面的作用,我想,这也是中国政府将发展物联网作为发展战略的原因之一吧。

  记者:在行业应用层面上,ZigBee联盟的标准有哪些?

  Bob Heile: ZigBee联盟的标准有两种:一是基础标准,形成网络点对点沟通的标准,这是很基础的,譬如,我这个点和他那个点怎么沟通,这个是很基础的。在这个基础上,不同行业有不同需求,如能源的管理或者楼宇自动化,都有不同的需求,比如,楼宇自动化方面与车联网方面的需求重叠性很小。所以,每一个行业有每一个行业专门的行业标准,我们的标准是两组,基础标准和行业标准。

  记者:物流可以说是物联网还不错早的行业应用之一,也是现在比较重要的应用领域。现在物联网比较典型的物流终端,它在物流行业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请您讲一下物联网在物流行业的应用,我们称为智能物流,这方面的看法?

  Bob Heile:在物流行业,几乎每个地方都可以用到物联网。我们有一个专门的物流行业的工作组,包含整个物流各个生态链上不同的公司,包括制造公司、运输公司、零售网络。零售是还不错让人兴奋的行业应用,零售使用了几乎在物联网所有不同领域的科技标准,之外还有专门适用于零售行业的专用标准,所以这个行业让人振奋。在国外,我们已经有方案试行了两年了,非常成功。

  记者:供应链上各个结点涉及到的公司,从领域到业务都会有所不同,所以很难统一标准,或者说达到一个平衡,这方面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

  Bob Heile:以联盟的做法,其实就是不断地沟通,甚至于大家不断地答辩,每个人都可以公平地提出自己的看法,答辩、挑战、还不错后投票,以大多数人的意见为主。物联网是一个非常容易让人接受的概念,而涉及开发的这些会员、公司,其实在看问题是以整个产业界的整套系统,各个环节来看这个问题的平衡点,因为他们都属于这个产业里面,所以很惊讶的是他们的很多想法都是一致的,他们进展反而很快,他们都是行家。

  记者:我想了解一下国内物联网标准的进展情况是怎样的?国内的标准与国外是否有很大的差距?在物联网连接技术上,是多种技术百花齐放还是有几种主流的技术占据着主导地位?

  Bob Heile:据我的经验,中国其实在一年前都还没有很系统化的组织物联网标准,很多研究和讨论,但现在,中国传感网标准工作组(WGSN),正在把各方面的需求整理到一起,发展一套适合中国发展的标准。WGSN与ZigBee联盟的合作是很密切的,我们在一起研究还不错适合中国的标准。ZigBee是一个很容易让人接受的标准,有很多基础元素是共通的,很容易让人接受的。我们很尊重世界各地的地域性的需求,我们希望与WGSN一起研究,找到还不错适合中国的标准。

  目前,较好的物联网技术只有ZigBee。前不久,我们刚刚成立了大中华区工作会,希望将大中华区的企业组织起来,让他们的声音更响亮的传递到世界,让他们能够更加强调什么更适合中国。

  记者:Wifi、蓝牙与ZigBee的共性和区别?您能简短地描述一下,比如在这个大厅当中或者其他场合当中,如果它们必须并存,那么必须在什么场景下存在?

  Bob Heile: Wifi和蓝牙是物联网的一部分,它们并不是物联网。物联网的基础实际上是很多端口的主网和连线,这些端口成千上万,甚至上百万,例如国外的哥德堡,就是一百多万个自动组网。蓝牙还不错多是一个网端对应八个端口,不可能再有延展。所以在物联网的应用里面,基本不用蓝牙做基础。Wifi对于家庭来说,一个网端对应十个端口,商用网端大概对应二十至三十个端口左右。这说明建立三十个端口的家庭自动化,就需要三套不同网端。以一个普通消费者来讲,是非常困难的。ZigBee的优势在于它可以进行大面积无限扩充并且自动成组。以哥德堡为例,上百万个端口当然不可能每一个端口都由一位工程师去组织。

  记者:目前,对于物联网有一种说法,就是碎片化,意思是每一个传感器的公司规模都非常小,目标市场也很小,很难存活。物联网很大,但是具体到每一个公司,能够拿到的市场非常小。这也是导致中国物联网发展比较难的一个问题。请问,在国外有没有类似的问题,是否有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Bob Heile:这个问题应该从标准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为什么在国外很重视标准。很多公司很小,资源有限,开发能力都是专注于某一个点,彼此并不知道对方在做些什么,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他们彼此很难连接,自身也很难拓展。在国外,有一个共通的标准,我们彼此不需要知道对方在做什么,我只要知道在这个大的环境下,我的部分加入进去就可以做,商机自然也就扩大了。当每一个公司进来扮演一个局部的角色的时候,一个很大的局面就出现了。

  记者:请问在国外,单一功能的芯片与集成功能的芯片哪个更好?

  Bob Heile:这个要依据实际应用来说,如果是全新的东西,可能是单一功能,因为要针对开发;如果是已经存在的东西,很可能是集成。所以把很多东西放在一起,就没有可比性,依据目前来说并没有看到哪一种比哪一种好。

  记者:我曾经采访过国内相关方面的专家,他们预测未来中国的物联网会有两类公司能够取得成功:一类是提供一个统一的技术平台,另一类是作为物联网的一个运营商。在国外,这种类型的公司有没有出现?中国目前还没有。您怎么看待他们的判断?

  Bob Heile:在国外,有提供功能很齐全的大平台的这种公司,ZigBee联盟的会员中就有这种公司。比如,拉斯维加斯的Area酒店,独立的小型家庭自动化网络,配合整个酒店的楼宇自动化设计。此外,也有比较专注的,比如ZigBee联盟另外一个会员Digi,专注于网络模块品牌。

  在西方,有比较成功的例子,有些公司找到自己的亮点而成功获利。但是,从整个产业模式上看,我并不认为西方国家就一定比国内成熟。国内也有做的比较好的企业,比如我们的会员华为,还有运营商中国移动,都是比较成功的案例。

  记者:ZigBee联盟在中国的应用有哪些?

  Bob Heile:有几个国家级的物联网示范项目。比如,位于无锡的物联网产业研究院主导的太湖蓝藻监控项目,利用ZigBee技术进行太湖水质的监控,将无锡水域的水位、水温、水质、风向、气温、底泥淤积、蓝藻发生分布、蓝藻打捞、藻水分离站处理、蓝藻资源化利用等情况进行全方位动态监测。上海浦东机场的反入侵系统,都是采用的ZigBee技术。还有智能电网的远程抄表系统,不仅可以远程抄表还可以监测漏水漏电。再有江苏淮安智能交通的车联网系统,可以增强对突发事故的应变处理能力。关于zigbee的应用实例还有很多,比比皆是。

  记者:在现今物联网关键技术的普及中,很多都受到成本的影响,以RFID为例。如果将它大面积的应用在企业方面,对降低成本有哪些建议?

  Bob Heile:首先需要澄清,国内的RFID是反应式的只有感应而已,并不是真正的物联网。真正的物联网是很多节点之间获取交换数据并且进行双重指令的沟通。RFID做不到这点,它的设计就不是物联网,只是单点的应用,距离非常短,所以它并不是物联网。

  记者:ZigBee联盟全球有400多个成员,在中国有多少个?

  Bob Heile:在大中华区有44个成员。

  记者:在全球400多个成员中,包括半导体生产商、技术集成商等,可以列举一些著名的厂商吗?

  Bob Heile:包括Honeywell(霍尼韦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Invensys(英维斯),Mitsubishi(三菱) ,Freescale(飞思卡尔),Philips(飞利浦),Samsung(三星),Ember等芯片、IT、电信和工业控制领域的400多家较好的著名企业会员,中国会员企业有中国移动、华为、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北京威讯紫晶公司等。